医院神内慢病健康管理三伏天心

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又一个高发期,据统计显示气温达到32℃时,脑中风的危险性比平时上升66%,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心血管病人要慎度三伏天。

为什么三伏天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飙升?

首先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第二.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第三.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第四.“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2.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感,一会儿消失;

3.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时便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1.经常性头痛,头晕,耳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2.睡眠质量差,多梦,醒来后感到很累;

3.手指尖或手指发麻或发抖发颤;偶尔感到腿发麻,需要反复按压或拍打才见好转;

4.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嘴角常感到湿润,或控制不住流口水。

三伏天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01

吃药按时不马虎

在炎热的夏天,要控制原发疾病,必须按时吃药,高血压病的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急症的发生。

02

不乱发脾气

夏天天热心烦,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是容易发火的季节。发火后,血压会升高。所以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情绪不稳等也是导致血管堵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03

不渴也要喝水

天热人体出汗较多,水分丢失的多,应该多喝水,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喝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的粘滞度,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喝水。不要到口渴的时候再喝,要保证每天有毫升尿液排出。喝绿茶、吃西瓜也是不错的选择。

04

不要过度贪凉

在炎热的天气里,空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空调也是一个双刃剑,气温高会影响健康,但长期的使用空调对老年人也是不利的。因此,再热也要节制点,应该慢慢降温,不可因贪凉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剧烈收缩,而诱发心梗。同样,冲冷水澡、快速大量喝冷饮也是危险的。

05

不欠睡眠,让生物钟正常

因为天气炎热,人们往往休息得很晚,或者休息不好,这会引起我们的心情烦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在夏天充足的睡眠是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的发生。

06

慎行晨练

早上6-11点是交感神经兴奋性比较高的时候,是心血管病发病的“魔鬼时间”,因此,在炎热的夏天,不建议大家从事过多的、强度过大的运动,老人的晨练也应该减少,或者取消,以免发生危险;如果要晨练也要选择凉快的,通风好的地方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

07

不困也要睡午觉

午休是人体一天的加油站,在夏天高温季节对健康尤为重要。有资料显示,不午睡的冠心病病人死亡率比午睡的冠心病病人要高30%,这就说明午睡可以降低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08

饮食清淡有营养

夏天的胃口不好,人们不想吃东西。一方面消耗过大,另外一方面补充不足,这样就会带来健康的隐患,因此,在夏季建议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青菜和瘦肉汤等,尽量避免吃大荤大油的食物。

总之,只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真做好自我保健,是可以减少三伏天对心血管患者健的影响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gr/8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