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自然节气点
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
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在中国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
清明节
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
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扫墓祭祖习俗
经历代沿袭
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清
20
22
明
读诗/念故人
清明梦
文/孙江
清明前后总会梦见
旧日场景,已故亲人
依然忙忙碌碌,表情肃穆
但总是比垂暮时年轻
也不是活着时的脾气性格
有时也在梦里说话
究竟说了些什么
醒来后想不起多少
即使接着入睡
梦里再也见不到
不知身在何时何地
早清明,晚寒食
老家上坟的习俗
双方父母都已亡故
两份相同的祭品
在另一个世界
也会在节气节日里
聚个餐,喝几杯吗
作者简介:
孙江,出版文学作品《横渡苍茫》《尘埃中的青草》《饮不尽这一瓢》《魂悟正道》及文史著作等。
清明记
文/方健荣
想念逝去的亲人
其实,并不凄凉
在四月的风吹和雨淋里
每一根骨头
与我胸中的心跳
如此贴近
尘土是多么珍贵啊
此刻,先人们
被包裹收藏在乡村的秘密之地
只有青草,野花
他们也不觉得饥饿
在不为人知的漫漫时光里
他们一千年也不着急
也不朽
这个早晨,阳光普照
儿孙们跪下来,烧纸
说话,然后打开酒瓶
他们其实都还活着
这清明洁净的日子
他们的笑,化作云朵
在我们头顶,轻轻飘过
不该忧伤呵,久远的亲人
已经用看不见的手指
和那么多泪水
把尘世的疲惫和肮脏
通过我们面目全非的脸庞
清洗的干干净净
从荒野返回城市
发现,醒悟
自己原是一个有灵魂的人
作者简介:
方健荣,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飞天》等期刊发表。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50余个选本。主编《大美敦煌》等十余种文化(文学)图书,著有《天边的敦煌》等诗歌、散文集5部。
你走后,我从此失去春天
文/陈志仙
清明,这一天
微风细雨绿了江南
繁花似锦醉了人间
燕子剪柳的清香喧嚣盎然
可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在北方,我曲膝于尘世寂然
举着你最后的微笑和泪光
追寻我们悲欢离合的过往
天堂那么遥远呵
我的父亲母亲
我在万丈黑暗里
怎么也把你们找不见
就像你们走后,我从此
失去眼睛耳朵和翅膀
失去生命的方向,失去春天
作者简介:
陈志仙,有诗文发表在《星星诗刊》《诗潮》《北方作家》《石油工人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梦的那头,有你守候》。
清明,与春光一道念故人
文/徐奕斐
还未曾忘记,清明复又至
老屋已空,乡愁入梦
踏上归途,又是远方的人
别时,深深回首
别后,频频怀念
与春光一道念故人
忆往昔,微寒的风掠过耳旁
清明时节,岭南杏花开了又谢
曾念先祖,今寄遥思
心中的缅怀
随一把纸灰升空
别离故乡多年后
最难忘的是乡音
故人言,天涯为异客
清明又近也
青烟缕缕,那是游子的哀思
松柏正丰茂,却是又一年光景
作者简介:
徐奕斐,在《萧山日报》等报刊、今日头条等平台发表散文、游记数万字。
清明,一个缅怀的日子
文/倪长录
一波鸟鸣,化作春天的序曲
一束菊花,告别岁月里的往昔
翻晒好相册里的表情
昨天的记忆便旧了
步履匆匆,去另一个村庄
是为看望远逝的亲人
山坡上青烟袅袅
探看泥土里掩藏的晨昏
天空丢失了一架飞机
草木难掩大地的伤心
人世间素蛾低飞
悲戚于意外焚化的灰烬
清明祈盼春雨
而不请自来的泪水
正好浇透寄托的怀念
南坡上草芽初发
点亮缅怀的烛光
也点亮风俗里的温情
来源:酒泉日报社
编辑:王雪
责任编辑:阿娜尔
监制:徐春燕
总监:肖吉忠
天
气
预
报
[天气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南风3-4级、气温:2~26℃;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晴。
觉得不错点个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