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增多对丝路石窟走廊保护提出新挑战新

游客进入莫高窟九层楼参观。(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摄

新华社兰州7月17日电(记者张玉洁)降雨量增多,正在对丝绸之路石窟走廊的保护提出新挑战。

丝路石窟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沿古丝绸之路修建,沿线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众多石窟,存留了精美罕见的壁画、雕塑等。

“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是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石窟保存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郭青林说。

近年来,甘肃境内多个石窟遭遇强降雨天气,这对石窟保护形成了新的挑战。

7月6日至7日,莫高窟持续降雨十余小时,引发的洪水冲断了唯一通往莫高窟的道路。“这是敦煌研究院自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降水量超过莫高窟以往年平均降水量。经系统排查,降雨未对文物安全造成影响,但有崖顶落石、窟檐漏雨的情况。”郭青林说。

年,同样受强降雨影响,麦积山石窟窟顶曾发生山体滑坡,炳灵寺石窟防洪形势也极为严峻。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韩涛介绍,有研究显示,西部地区气候正逐步由暖干向暖湿转变。整体来看,虽然西北干旱缺水的基本情况没有变,但存在降雨量增加、气温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在汛期,降水、极端天气均有增多。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介绍,未来二三十年,西北地区水资源预计仍将保持增加态势。

“虽然降雨对石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测,但可以肯定的是,降雨对石窟保护没有好处。”郭青林说。

例如被称为“壁画癌症”的酥碱,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湿度过高。潮湿环境下,崖体及壁画地仗层中的盐分反复溶解、结晶,导致壁画酥软脱落,甚至成为粉末,修复难度极大。

7月8日,通往莫高窟的水毁道路被抢通后,第一辆车通过。(敦煌研究院供图)

此外,降雨引发的洪水、崖体落石也对石窟及人员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目前,沿线多处石窟都通过保护防范、科学监测等诸多手段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文物局已经在莫高窟建设了防洪工程。此次发生洪水的大泉河离洞窟最近距离不足百米,以年一遇洪水为标准加固的河堤顺利应对了洪峰,洪水并未漫延至洞窟。

监测系统则为保护提供了科学精细的数据支撑。“一旦洞窟相对湿度超过63%,就会暂停向游客开放。”郭青林说。

在炳灵寺石窟,投资数百万元的河道清淤工程正在进行。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泥沙沉积而抬高的河床,从而降低洪水对洞窟的威胁。

“相关措施提高了我们对灾害的防御能力。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提高防范能力。”郭青林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mj/17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