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明教授“民生与服务”主题讲座在敦煌举行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部分学生前往敦煌图书馆参加了由敦煌学院和敦煌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民生与服务》——德国工业设计思想与设计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究的主题讲座。
此次讲座也是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首次进行“开放讲堂”的系列讲座之一,今后,敦煌学院“开放讲堂”将以不定期的学术讲座向社会各界开放,共同探讨学术话题。
讲座开始前,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宗明明教授。宗教授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著名工业设计家和研究学者。
宗教授从“民生与服务”——德国工业设计思想与设计教育的核心理念探究讲起,简述了德国的设计发展历程,指出德国的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那样朴实、精妙,它的发展过程也是非常漫长而曲折,但因为它的理性与坚守,才成就了今日德国设计的世界地位。宗教授用德国学生的课题案例给大家讲了今日中国设计存在的问题——缺少设计思维的训练和思维的延展性。中国的制造链是很完整的,但却缺少原创,设计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观念。传统要守护,但传承一定要有新的东西在里面。
讲座第二部分是“危机·创业与机遇·成长”。宗教授从教育的目标、设计教育和教学的交流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她说:“人类感情是教育真正的媒介、永恒的动机和唯一的对象”。宗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雷曼教授的一段话:“我们的身份需要重新认证,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文化之内,应以其他文化建立联系,并要明确什么是原创。这样才能在全球文化价值中,有独特的卖点”。
宗教授在第二部分还以大量她本人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设计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精彩的创意作品提示我们队设计文化的理解,她还告诫大家一定要多交流,让读书学习占据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她提示我们说:即使在敦煌,也能走天下,只要有信念,从敦煌也能走向世界;眼光要放向世界,但更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讲座结束后,田卫戈院长作了总结,他认为正是一批有识之士推动了中国工业设计,从而提升了民生服务,设计改变了生活。宗明明教授带我们穿越工业设计的漫长历程,畅谈了中国的设计发展之路,把教育和设计联系在一起,启迪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设计理念和思维有了更深的认识,收获很大。敦煌图书馆书友会的部分成员参加了讲座活动。
宗明明,博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管理咨询专家、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设计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