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挑战计划
7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北斗探青甘”——面向西北无人区的无人机测绘及救援国际实践营,启程赴甘肃省敦煌市开展社会服务、实地测绘、访谈调研和科研实践。国际营由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战兴群教授带队,来自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医学院以及航空航天学院教师和航空宇航教学实验室、国际化办、学工办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国际营招募来自航空航天学院、物理学院、电院、农生学院等十个学院、不同专业的32名中外学生。通过为期9天的活动,国际营将尝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尽可能帮助当地予以实施。
前期准备
挑战者选拔
6月,开展了“挑战之挑战”培训选拔计划,从名同学中选拔了32名同学进入项目,接着进行了多次行前会及培训会,指导老师们为国际营的同学们仔细讲解了关于无人机测绘的相关知识,系统培训了RTK定位的原理和操作等一系列内容,并且测试放飞所用的无人机设备等。根据营员的专业特长,国际营划分为无人机测绘组、RTK验证组、社会调研组。行前国际营的精心策划、充分准备,为实践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抵达甘肃
人文体验项目开幕
7月20日上午,国际营一行抵达敦煌火车站,正式开启此次的挑战之旅。下午,国际营来到敦煌市东街小学,举行了开营仪式。东街小学教导主任余东红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敦煌的人文历史和民宿民风等方面,并向交大师生一行的到访表达衷心的欢迎。
战兴群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东街小学余东红主任赠送科普图书
战兴群致辞并介绍项目情况。他指出,此次项目旨在利用北斗技术提供西北无人区的测绘方案,期待中外同学可以全力以赴的参与到工作中去,真正去为西部,为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航空航天学院助理教授杨溶发言,寄语营员们要以交大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期待营员们可以深入了解西部地区的社会现实,传播科技文化,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项目开展
无人机测绘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汉代古长城遗址就坐落在阳关,遗址对于研究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团队通过对于遗址进行无人机测绘和3D建模,对遗址的保护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7月21日,国际营来到了阳关,开始对阳关的选定区域进行无人机测绘。在正式测绘前,营员们进行了短暂的试飞和数据预处理,根据初步建模形成的3D影像对飞行进行矫正。
航空航天学院实验师张晓晖以及负责科普教育小组的同学们,在阳关分组指导当地的小学生们进行航模的制作拼装与原理讲解,在阳关戈壁上进行集体放飞。
航空航天学院副研究员慕忠成向小学生们开展科普介绍,讲解了北斗卫星以及导航的原理,未来可以应用在我国的多种领域,对于国家的网络安全建设至关重要,也希望小学生们能努力学习,未来为建设祖国大好河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为西部贡献交大智慧
通过对这两天的活动,国际营的同学们充分领略到祖国西部壮美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对空天知识和历史保护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国际营的同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挑战活动中,在青海省冷湖镇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为西部贡献交大人的智慧。
供稿
航空航天学院
责任编辑:郝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