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致志,溯源文明南山师生开展敦煌壁画艺

近日,南山中学组织高级学生前往绵阳市博物馆,开展“永远的敦煌·莫高守望”敦煌壁画艺术研学活动,参观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展,体会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力量。

1

学科融合,聚焦学生综合素养

本次活动由南山中学高级年级组牵头,组织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备课组教师联合教研、精心策划,制定详细可行的任务清单,为研学活动实施提供建议和帮助。美术备课组指导艺术赏析,地理备课组引导学生分析石窟壁画质地,历史备课组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文化保护……多学科融合不是内容上的机械组合,而是观念和思维上的有机融合。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生命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2

走进博物馆,学子的第二课堂

年颁发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目的定位于教育、研究和欣赏。博物馆承载着一段段辉煌的历史,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沉淀。它不是古董的墓地,而是新鲜思想的孵化器。在博物馆中研学,能够触摸古老与现代,感知艺术与自然。在这里,孩子们有机会接受关于科学、文化、历史、艺术等相关主题的生动教育。

何以敦煌,古今艺术的华章

《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交流的重要见证。本次研学活动选择参观敦煌艺术展,不但是为了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文化魅力,更是为了延续其历经千年而越发鲜活的生命力。

《摩诃萨埵太子本生图》

《拈花飞天》

莫高精神,奋斗中的青春之光

敦煌莫高窟能够千年不老,历久弥新,除了自身的生命力外,更是因为有一大批“莫高窟”人对其守卫与保护,这其中就包括出生于绵阳的学者段文杰先生。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理想,筚路蓝缕,为莫高窟的保护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山学子要以段文杰先生为榜样,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传承和弘扬“莫高精神”。

/

3

研学进行曲

5月12日上午9点半,在阳光与歌声中,研学小组整装出发。在前往博物馆的途中,许茂林老师带领学生品读余秋雨的《莫高窟》,提前感受敦煌莫高窟的魅力。同学们欢唱着一首首励志歌曲,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路上,读书声与歌声齐飞,知识与活力共荡。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学小组整齐有序地进入博物馆。一进入博物馆,同学们就被博物馆内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深深感染了。

敦煌壁画雄奇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灵动的造型、飘舞的线条,无不体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当这些教科书上的形象真实地呈现在面前时,同学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研学小组通过多个维度了解敦煌文化的魅力。同学们认真观看一张张讲解牌并不时询问讲解员,“莫高窟为何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包含哪些价值?”“壁画为何能在千年岁月的洗礼中依然保存完好,色彩鲜艳?”面对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博物馆讲解员一一为同学们解惑,指导老师也在一旁进行补充,引导同学们感受艺术与科学的魅力。

研学小组成员怀着对敦煌壁画的兴趣,思考着与之相关的问题,积极认真地观摩展品,品味敦煌艺术的魅力。同学们在《九色鹿》中感受善恶有报的佛学思想,在《四飞天》中欣赏沥粉堆金的特殊工艺,在《农作图》中领略中国农业的发展。每一处展品前都留下了研学小组成员的身影,每一次的驻足停留都展现了南山学子的思考与感悟。

/

4

学生感言

/

5

家长反馈

侯懿轩同学家长:“此次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历史、研读文化,在看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爱、在爱中长。回望中国历史,遥记敦煌当年,不忘来时路,谨记梦归处,未来终归是他们的。”

杨尚睿同学家长:“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次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敦煌文明。这种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在感官上对敦煌壁画有一个初步了解。真诚期待学校今后多组织此类活动!”

陈贝尔同学家长:“今天有幸与孩子们一起参观了敦煌壁画展。一路上,几位指导老师用心守护着孩子,带领他们领略中华文明,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受益颇多。真的很感谢!”

杨斯涵同学家长:“作为一名家长,我为本次活动点赞!本次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身心舒缓,让孩子们学习和了解文化遗产,感悟璀璨文明。期待孩子们未来都能传承中华文化,实现美好愿景。”

何新奕同学家长:“孩子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如痴如醉地饱尝了一场文化盛宴,体会到敦煌壁画的无限魅力,感悟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接受了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精神的洗礼。”

编辑:胡山许茂林

制作:唐铭英

审核:邓友山黄繁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zz/12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