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阳关,跟着唐诗去旅行,西出阳关无故人

北京儿童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5960.html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跟着唐诗去旅行》,是央视几年前的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旅行主题,从这个维度出发,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地方浮现了出来。阳关,就是被唐诗免费推广了上千年的地方。

敦煌向南,翻过当金山口,就是青海了↓

大约年前,公元前1世纪,西汉武帝时期,帝国在如今的敦煌市区西南方向约70公里处,设置关隘,因为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

阳关和玉门关,是汉帝国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两个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对外门户,出玉门关就是:北道,出阳关则是:南道。

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在这里设置阳关县,唐代设立寿昌县。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的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都城长安。从西汉到宋代,时光流逝,古代中国从青壮年走到了中年,此时的中原王朝已经丧失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陆路丝绸之路衰落了。阳关,也从辉煌喧嚣,走向了荒凉寂寞,曾经络绎不绝的商队、使者与信使相望于道,如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眼前的阳关,只剩下大漠戈壁中无声无息的烽燧。

两千多年之后,昔日的丝路驼铃也好,金戈铁马也罢,都如同这戈壁中的沙粒般,一阵风吹过,飘飘忽忽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考古学的角度看,阳关的具体位置并没有找到。但现在的阳关景区,可以说非常接近多年前的那个阳关故址,这个问题过于专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

茫茫戈壁中的阳关博物馆,眼前看到的建筑物中,只有远处的烽燧,是年前遗留下来的。

虽然在汉唐两朝,朝廷在西域先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但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遥远的西域远离我朝的中原地区,在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西出阳关去西域,犹如现在前往南北极吧。

在前往西域的道路上,除了朝廷官员、商队、各国使者之外,可能还有逃脱追捕的亡命之徒。

进出城门时,总能看到各种海捕文书,一张张通缉令,贴在城门处的城墙上。

在冷兵器时代,虽然也有各种攻城器械,但攻占一座雄伟的城池,并不会是一场轻而易举的战斗。

戈壁如此广阔,人烟更是稀少,匪首王二们就不能绕过城池吗?为什么一定要从关隘中穿行而出呢?

这个问题在当年,朝廷会想到,匪首王二们也会想到,连去西天取经的唐长老也一定的想到了,毕竟唐僧取经出关,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属于偷渡的性质。

不记得了,这是地牢吗↓

现在的游客进入景区大门后,可以乘坐观光车,前往远处的汉代烽燧。这段并不太长的路,如果需要靠游客的双脚步行前往,那等待景区的,可能是一片骂声。

在大西北刺眼阳光的照射下,寸草不生的戈壁上行走,一般人能连续走一个小时,那已经不容易了(徒步爱好者除外),这只是五月中旬的天气,要是在7-8月份,那晕倒几个人也不奇怪。

在当年的条件下,个人无法随身携带过多的补给,而水源、食物等补给,都在朝廷的各个关隘的控制下,那些闯关者,只能冒着被缉拿的风险,硬着头皮通过各个关隘。

因为绕过关隘走无人区,那基本就是一条阴阳不归路,王二们知道,唐长老也是知道的。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朔三年),被匈奴禁锢13年的张骞回到了长安,历经苦痛的张骞意识到,要想彻底击败匈奴,就必须先控制河西走廊。公元前年春(汉武帝元狩二年),第一次‘河西之战’开打了。中国古代的战神--不到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闪击匈奴部落,在黄河边上修建了一座堡垒,取名‘金城’,这就是今天的兰州市。

几个月后,第二次‘河西之战’开打,霍去病率军对匈奴右部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匈奴失去了焉支山。随后,西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酒泉两郡。

公元前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帝国又增设了张掖、敦煌两郡,同时设立了玉门关与阳关。

那年的5月中旬,大家从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乘车出发,向北向西,来到了阳关遗址的汉代烽燧前。

那一天,大家的中饭一共消费了元,在距离阳关景区不远处的一片绿洲中,这个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比较合理。

离开阳关后

继续在空无一人的西北戈壁上前行

下一站,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

春风不度,但我们可以去

附送,敦煌主要景点示意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zz/16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