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本复制壁画一比一复制洞窟,回到敦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贾佳

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一带一路研究院会同敦煌画院、李可染画院共同发起主办的“《回到敦煌》系列主题文化展览”活动5月15日15:00在济南启动。展览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再现敦煌”采用泥本复制莫高窟3窟和榆林窟25窟,第二部分以曹暇、张明弘两位艺术家临摹、创作作品展示的形式“致敬经典”。

展厅现场

一比一复制洞窟,洞窟通道狭窄,单次限流10人

谈到本次展览的亮点,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林宏说:“敦煌艺术以其雄浑厚重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敦煌的前辈艺术家和工匠们按照原壁画精心临摹,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采用了泥本复制,可以说与原作惟妙惟肖。泥本复制敦煌壁画是首次走出敦煌,首站就来到了济南,展厅是一比一复制了莫高窟洞穴,观众在此可以大饱眼福。

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林宏导览讲解

谈到本次展览的意义,林宏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之际,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弘扬“莫高精神”,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宗旨的《回到敦煌》系列主题文化展览将“再现敦煌艺术,致敬敦煌文化”。

榆林窟25号泥本复制北壁局部图

莫高窟3号窟泥本复制千手观音局部图

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寻根·长城》项目发起人张明弘导览讲解

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寻根·长城》项目发起人张明弘向媒体记者及观众介绍,敦煌文化特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个石窟历代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次展出的采用泥本复制莫高窟3窟和榆林窟25窟的敦煌壁画,皆为敦煌画院收藏的壁画,十分珍贵。

张明弘临摹创作的作品

张明弘此次也临摹、创作了多幅作品来“致敬经典”,他说:“我的这些作品都是讲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的‘共命鸟’‘妙音鸟’‘绘舞天女’等形象,进行了现代性转化,希望用这些斑斓的色彩和美丽的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gr/16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