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采摘吧

又一个冬天到了,最近重庆阴雨绵绵的天气,让很多人身体不适,心情压抑。听着孩子擤鼻涕声和咳嗽声,摸着晾不干的衣裤,更讨厌这倒霉的冬天了。不过有一些人却在欢呼着雨水到来,这意味着他们周末又有乐子了。

云层遮挡了阳光,雨水湿滑了道路,不那么美好的季节里有一种美食却在森林里疯狂的生长。

松林下厚厚的松针堆积了养分,雨水激发出这种食材。往往不等到周末,便有人按捺不住,冲向主城周围的小松林,不出半天,就能收获满满一兜。

在这个季节的松林里疯狂生长的蘑菇学名松树菌,其它地方也有人叫黄丝菌,也被叫做松针菇、松毛菌。

这种菌菇,只能在野外生长,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栽培。它的外表看似一个伞形,有一点粘滑,粉红色或者玫瑰色还有的是珊瑚红色,甚至有少量的是蓝绿色,还有紫铜色。除了一些少量的白色不能食用之外,其它的都可以食用。

松树菌颜色黄,味甘,入脾,脾胃虚的可以吃这个。多吃松树菌还能提升身体本身的免疫能力,它带有的含糖量和皂甙及其蛋白能推动人体内细胞免疫生成,并能加速人体内抗原造成,提高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并能提升身体的抗病性工作能力,非常适合免疫力下降的群体服用。松树菌不仅有着良好的功效,其背后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民国吃家张大千、王世襄都是蘑菇的爱好者。张大千抗战时在敦煌面壁期间,不仅找到了绘画的新灵感,同时也在大漠中找到了生长的苜蓿、野蘑菇这些难得的食材。

临到离开敦煌的时候,张大千特意画了一幅野蘑菇生长地点的“秘密地图”,送给后来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在地图上,张大千详细标明了这些野蘑菇的采摘路线和时间,还注明哪一处的野蘑菇长得最好和最好吃,这让常书鸿感动万分。

采摘的新鲜菌子,用南瓜叶洗去浮土和杂质就可以下锅了。野生菌下锅先用沸水汆烫两分钟。松树菌的做法有很多,川渝地区喜欢泡椒炝炒,泡椒菌子配白米饭能吃两大碗。与猪肉或鸡肉一起红烧则更能激发出蘑菇的鲜味。

还等什么?趁着周末放晴,带上篓子、铲子穿上雨靴去森林里采蘑菇吧。重要提示,现在生态环境恢复不错,有的松林里可能会有野兽出没,下雨后的松林道路比较滑,注意辨认蘑菇,有毒的蘑菇千万不能食用。最后附上干货——葵花藏菇图,看到的你记得收藏好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xs/13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