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促进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北京等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20本《旅游绿皮书》正式出版。特将书中内容分享在此,以飨读者。

博物馆在促进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以北京等地为例

王业娜,宋瑞

一、引言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兼具文化事业属性和旅游服务功能。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逛博物馆、观看展览及文创产品的走热使得博物馆旅游成为当下人们休闲和旅游生活的新风尚。“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正是博物馆满足人民对文化旅游精神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路径与遵循原则。近年来,北京、西安、南京等博物馆资源丰富、体系完善的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将博物馆建设放在城市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谋划,并通过跨界、创新、科技赋能、社区合作等方式,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的融合。

博物馆往往是城市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文化建筑。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名城同时也是旅游名城。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古根海姆艺术馆对其所在的巴黎、伦敦、毕尔巴鄂等城市而言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博物馆兼具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公共服务、营销元素等属性,是构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常而言,博物馆体系完善的城市,其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强。因此,博物馆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博物馆

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博物馆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博物馆建设对于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博物馆通过发挥馆藏、研究、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及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形成城市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博物馆本身具有的服务及溢出效应对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三是博物馆地标、国际影响及展陈活动等辐射影响,可提升城市知名度,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四是博物馆数量、接待人数、展陈数量等要素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禀赋,拓宽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与内涵深度。五是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博物馆跨界融合及文创产业的发展,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为促进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引擎与示范。

(一)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一方面,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等功能,见证、展示、传承城市文化的演变,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指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从博物馆的定义可以看出,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基本陈列及临时展览活动为载体,打造了一种视觉凝视的文化场所、市民对话和交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进程、文明展示、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的见证与基石,也是城市文化认同与城市精神及文明传承和展示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

另一方面,博物馆具有展览、休闲、娱乐等功能,可提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打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友好待客的氛围。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博物馆功能逐步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主转变。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例如,故宫博物馆举办“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定期举办故宫讲坛、故宫博物馆教育中心的系列活动及出版《故宫博物院课程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故宫角楼餐厅、开发数字多宝阁资源等一系列做法,均是围绕人为中心开展的。通过主题热度展览、讲座研学活动、开设休闲区域、利用数字化手段等多元化形式,故宫博物馆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丰富了休闲活动内容。

(二)博物馆服务及溢出效应促进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完善

博物馆的两大核心特征是公共服务性与公益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被评为A级景区的博物馆在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最为典型。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家,其中,博物馆类型的有7家。其中,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涉及观众调查、讲解服务、展览展示、定制参观、文创产品、游客疏导、门票管理、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投诉处理、旅游信息、标识系统、服务设施、氛围营造、文物保护、科技运用、志愿服务、形象塑造、社会责任、社区协同等方面。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通过虚拟展览、数据平台、展览教育活动、走进社区等形式,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例如:北京博物馆走进大兴国际机场,助力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打造,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北京上线博物馆大数据平台,提供数字化服务;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推进博物馆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博物馆公益性功能的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

(三)博物馆地标及辐射影响塑造城市形象与品牌

地标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可视符号,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与博物馆“城市会客厅”功能有着异曲同工之意,二者都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与展示。正因为功能上的接近性,在以推动城市复兴、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过程中,博物馆逐渐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如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江苏苏州博物馆均是城市地标建筑的典型。两者的共同点是均由知名建筑师参与博物馆设计、并开启了打造城市地标的新风尚,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内涵塑造了城市形象及品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由获得过普利茨克奖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主要借助文化艺术的力量促进城市的转型和经济的繁荣。苏州博物馆由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筑萃取了传统苏式园林精粹,并与现代建筑之美融合,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为一体。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新媒体营销宣传、临展策划及“博物馆+”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博物馆的知名度、影响力延伸到多个领域。例如,故宫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xs/14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