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敦煌市各社区迅速行动开展社会面防控工作,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坚持守“网”有责、守“网”负责、守“网”尽责,认真走访排查,深入宣传发动,强化闭环管理,以实际行动构筑起了坚实的疫情防控网。”
在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只要接到任务,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网格点,深入楼院小区开展防疫“扫楼”工作,也就是逐栋逐层逐户逐人开展外出居民的验码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宋晓英是沙州镇北街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在社区“扫楼”期间,他们每天晚上七点半开始,利用居民晚餐时间,全面开展入户摸排,对辖区居民逐户核实信息,详细了解行程轨迹,严格管控居家健康监测人员。
“从3月10日晚上开始入户,因为白天很多居民都在上班,我们就从晚上七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在这个时间段入户,问居民有没有去过高风险的地区,兰州机场、兰州新区等这些地方。”宋晓英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13名小组长和社区专干,全部都进到楼院开展工作,从3月10日到11日,我们摸排了两天时间,对整个北街社区的所有居民全部入户进行询问,排查出经过兰州的有人,我们全部都进行了建档立卡。”
在入户摸排时,北街社区多数楼院都没有电梯,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扫楼”一爬就是五六层,累了扶墙休息会,又继续去“扫楼”。宋晓英告诉记者,用“扫楼”的方式一户一摸排,看似是个“笨办法”,却是最有效、最保险的排查模式。就连双休日他们也不休息,虽然工作比较繁琐,但他们丝毫不放松,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他们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细。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每个社区或多或少都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敦的居民,按照相关规定他们要自行居家健康监测。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便又成了“送货员”“采购员”“守门员”和“疏导员”。
北街社区工作人员李鸿燕说:“北街社区目前居家健康监测的有66人,我们每天首先对他们进行体温跟踪,早中晚进行体温报备,然后对他们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及时安抚他们的心理情绪。再一个就是及时根据管控措施,对他们进行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的四次核酸检测的安排。像居家监测人员,我们一般会给他们单元门上贴‘三星’,居民家门口贴温馨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上门做核酸也好辨认,再贴上温馨提示告知他们要居家监测14天,做好自我监测,目的就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在此期间,梨园社区也组织动员志愿者、物业和保安等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查验进入小区人员的健康码、行程卡,并逐门逐户开展摸排工作,对还未接种疫苗的居民群众,社区工作人员还挨家挨户打电话提醒接种疫苗,确保应接尽接。
梨园社区工作人员王洪芳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对重点人群严格进行分类管控,网格员接到风险地区返敦人员报备后,第一时间汇总上报镇疫情防控组,社区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通知,在一小时内落实返敦人员管控措施,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户。”
梨园社区工作人员陆晓凤说:“我们建立了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