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9864.html窗外是一幅画。窗框是一张画纸。画笔在我的手中。#长假读书清单#
我一直想在窗框上作画,画窗外美丽的风景和四季的更迭,画繁花绿叶和美丽的人生。可是我的窗外除了一棵梧桐树,什么也没有。伫立窗前,看着梧桐树的影子孤零零地在我的玻璃窗上摇晃,四季的风肆无忌惮地挑逗着它浓密的叶子,雨点俏皮地在树枝上弹琴,背景也不过是或浓或淡的几座远山和一些并不豪华的农舍。无论是春天的鸟鸣,还是夏日的蝉声,窗外最多也不过是一幅寒碜的简笔画,我涂抹不出靓丽的风景来。
夜晚,我坐在窗前读叶赛宁的《我记得》,当读到“我记得你柔发的闪光,命运使我离开了你,我的心沉重而悲伤······”总会有一滴泪无声地滑落我的脸庞,那时我会情不自禁地看向窗外,窗外是一片无声的黑暗,桌子上的寒灯投射出一缕缕惨淡的白光,在窗帘上画出我硕大的头颅来。夜在窗户上打了一个结,对面人家的狗偶尔发出一两声慵懒的吠叫。夜却是深了,星星想必早已入睡,窗外泼了墨,为了不再有眼泪滑落,我只得又翻开了格·伊万诺的《请你和我说一会儿废话》,或者是打开电脑,在文档里记下一段废话来。
有月光的夜里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窗帘常常会成了一件多余的摆设,窗框也变得结构清晰起来。我喜欢看月亮悄悄地爬上我的窗子,我的心情常常会变得亮堂起来。如果我刚好能早早地完成手边的工作,站在窗前看着月亮在澄净的夜空里行走,天地间笼着一层飘渺的白纱,似烟、似雾,实在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这个时候,梧桐树也分外多情了起来,它伸展了枝桠,就如一位戴着面纱的少女在月光下婆娑起舞,又似乎是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悬挂在我的窗前。地面落下一串串疏疏淡淡的影子,斑斑驳驳、纵横交错,远处传来几声夜鸹的啼叫,夜变得分外有情致。朱砂痣与白月光,没有谁会是我的朱砂痣,更不会有谁会是我的白月光。我不想去吟诵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也不想吟诵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就是我最喜欢的纳兰性德的“梦相伴、倚窗吟和”和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也丝毫勾不起我的兴趣。在有月光的窗前,即便无诗无酒,发一会呆,享受一天劳累后的安宁,这才是一幅最养眼的月夜诗画图。只要我愿意,我还可以把梧桐树当作桥上那个看风景的人,低吟几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外梧桐窗内人,人与梧桐隔不远,也许此刻我正在装饰梧桐树的梦呢?
雨夜是画不出画的!特别是黄梅时节,雨总是那么不知疲倦,一落就是三五天,乡下的人家睡的早,远远近近的山村也只有忽远忽近的几户人家的窗口透出微弱的亮光来,夜在一片静谧中无声地拉长。伸手翻开几本闲书,雨滴落在窗外梧桐树的叶子上“啪嗒啪嗒”地敲击着夜的耳膜,心神难以安定,纸上的文字成群结队地在打架。合上书,躺进被子里,睡意却又没了,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事直兜兜地朝心头绕来。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静下心数雨点滴落的声音。夜很静,人也很静,不觉又想起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来,似乎又并不应景,搜肠刮肚,又想起温庭筠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总觉得还是差了一些,只得又爬了起来,打开书柜,翻出几本《唐诗宋词》出来,直到找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才幡然醒悟,世事沧桑,不觉间我们已经听雨僧庐下了,两鬓斑白,只能无力地任阶前雨滴落到天明了。
西窗一雨无人见,尽展芭蕉数尺心。在窗框上作画,需要练就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时光在窗外无声地飞逝,昨日在窗前咿咿呀呀地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我们,一转眼却是鬓先秋了。父母年迈,我们没有做出一件让他们脸上生辉的事来,为人子女,也无法时时刻刻在父母身边尽孝;再看膝下孩儿,虽然满心想着要给予他们最好的,可是生活里的蝇营苟且,我们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教会他们勤俭节约,教会他们自力更生。伸出手指,盘算我们握紧在手心里的日子,人到中年,肩头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没有理由任性,也没有理由让自己变得懒惰一点。跳出窗外看世界?窗外的白天是不属于我们的,我们的白天是属于油盐柴菜米的;窗外的远方是不属于我们的,我们的远方在指尖挥舞的忙碌里。在生活里奔波,窗外独属于夜,独钟情于人与梧桐的两两相望里。
倚立寒窗,仰望苍穹明月,在窗框上作画,起笔寒山瘦水,落笔纸短情长。突然记起自己还有一个远方的梦,还有一个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生活的梦!明月钻进画框,流光正徘徊,父母之爱儿女之福,我们追逐一生不就是求一事可以谋生,求有一屋可以避雨,求一家人安康可以谋爱么?窗外的生活窗内的人生,我已不再奢求跳出窗子看世界,和自己和解,和生活和解,举笔作画,窗外的山还是山,窗外的水还是水,窗外的梧桐树当然也还是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