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名家辈出,一位无名经生的小楷,就

在历史上所有的时代综合起来一起来看的话,书法学习人数最多的时代莫过于当代了,而书法顶级书者最多的时代,要属魏晋时期,而论及书法家整体的质量,则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与唐代抗衡。

在大唐王朝因为距离魏晋时期较近,能够沾染魏晋时期的书法韵致,并且世人也能够亲见大量的前人墨迹,加之唐代“以书取仕”的制度,呈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书法盛世。

敦煌《一切经》卷八

在这一盛世当中,出现了许多继往开来的一线书法大师,比如“初唐四大家”、比如颜真卿、李阳冰、孙过庭、柳公权诸人,这些人往往身居高位,其书法也往往能够流传于世,被后人所铭记,当然还有一些不被人熟悉的人物,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在了时光的尘埃当中。

当这些人的真迹因为机缘巧合传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其书法水平与一线名家不先上下,但翻开史料,却无作者的蛛丝马迹,比如著名的唐代的《王居士砖塔铭》便是如此。

敦煌《一切经》卷八

在出土许多重大文物的敦煌,也曾经出土过这样的一卷小楷,此卷小楷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款,并且在笔法的精细程度上,比起寻常的抄经作品,尤其显得突出。

此作便是敦煌出土的《一切经》卷八,《灵飞经》也远不如此作。

《一切经》是佛家典籍当中“三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卷也仅仅是抄录的其中的一卷,但尽管是一卷,其字数已逾万字,加之其书写的笔法极其精到,所以乃是一部学习小楷的楷模。

敦煌《一切经》卷八

我们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敦煌的寻常写经体,在点画的处理上,基本都是直来直去,其线条充满了匠气,这与高手的写字是有着“雅”与“俗”的区别,“俗”不是说不好,而是匠气,通俗的意思,“雅”就是高级,在点画的处理上能够加入更多的元素,所以在外在的呈现上,能够给有一种更深层次的魅力。

而能够在敦煌众多的凡品当中,见到如此高水平的小楷作品。也实属不易。

敦煌《一切经》卷八

这件《一切经》是以一种较为夸张的笔触,将古人的用笔细节展现了出来,比如“空中取势”,其入纸的角度也有着细如发丝的呈现,同时在点画的内部,同时极为细腻的小楷笔走纸方式,能呈现出一些墨色变化,可以让我们基本明白其点画的构成。

在字法上,唐代的名家基本都继承了魏晋传下来的“阴阳思想”,将这种阴阳之变应用到了极处,大到章法的布局处理,小到两个点画的向背关系,都能够让人赞叹不已。不得不佩服那个时代的人才辈出。

敦煌《一切经》卷八

此卷保存颇为完好,从卷首到卷尾,没有一个字的损毁。可惜的是同样被法国的伯希和劫掠到了自己的国家,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当中。

敦煌《一切经》卷八

而今,我们经过了多方的找寻,将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这件《一切经》卷八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和临摹。

欲购此《一切经》卷八全卷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zz/14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