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的梦华录

本文转自:泉州网

泉州梦华录

■本期执行张博

古装电视剧《梦华录》成为市民最近大热的谈资。电视剧将时代落在北宋,其原型故事为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除了剧情,该剧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以宋代女性视角,还原富有市井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和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打开了更具细节的宋代历史现场。

剧里的细节展现,不管是饮食、茶道、音乐、人文,甚至比较少在影视剧里提到的市舶司,对于居住在“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由此可窥见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以及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

而眼下,它们正徐徐打开,借着“海丝泉州宋元中国”的东风,向世人展现一部泉州人的“梦华录”。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中的古玩商店

《清明上河图》街景

社会生活——

宋代闽南女子从商颇多

电视剧《梦华录》里,三位女性角色均是经商能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看到这,很多人不禁要问:“在宋代,真的有女人经商吗?”

回答是肯定的。和人们对古时女性固有认知不同,宋代的女性是可以经商的,而且非常普遍。据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餐饮业堪称宋代最为发达的行业,餐饮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酒楼、茶铺等,而食店、肉店、饼店也处处可见。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脚店”“孙羊店”指的是酒店。在这些商业街上,就有很多女性商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出现“曹婆婆肉饼铺”“王小姑酒店”“王妈妈茶肆”“宋五嫂鱼羹”等各类女性经营的店铺。她们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店,其知名度可见一斑。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陈普的诗,讲的就是闽南从商女子的豪气:“女不专桑柘,内外悉如男,遇合多自嫁。云山恣歌谣,汤池任腾藉。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新奇弄浓妆,会合持物价……吾闽自如此,他方我可暇。”

“闽越地区素有女性下地耕作、外出经商的社会生活习俗。特别是宋朝南渡,南外宗正司入泉,海外贸易的繁盛,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可能还传播了不一样的消费方式。当地的女性不会局限在闺阁之内,而是拥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夷坚志》中就记载了泉州有卖药的妇人,不仅卖药还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有妇人货药于市,二女童随之。’或许也像‘陈妈妈泥面具风药店’‘丑婆婆药铺’‘赏新楼前仙姑卖食药’等,她们同样有着现代的品牌意识,开着自己独有的品牌药铺。”本地宋史爱好者杨波笑谈道。

“女性经商,在泉州是有着非常宽松的政商环境的。泉州市舶司在南宋时期是最大的贸易港口政府机构,《梦华录》的开头就是以市舶司为主线,这让我觉得这故事离我很近。”泉州网友晓星道出了她追剧的感觉。

剧中女主之一正在弹琵琶

《韩熙载夜宴图》中琵琶为横抱

泉州南音青年演奏家沈艺捷弹奏南音琵琶

娱乐生活——

横抱琵琶有泉州南音为证

让泉州网友有沉浸式看剧感觉的还有“唐宋遗风”之称的南音。

伴随着《梦华录》的播出,有许多细节也会受到网友质疑:剧中主角之一的宋引章弹琵琶时,琵琶是横放的,如弹吉他。“琵琶不是竖着弹的吗?是我没文化还是剧组没文化?”不少泉州网友纷纷“出战”解释:“我们南音就是横抱琵琶,这样的姿势没问题。”

“从剧中演员表演的图片看,确实是南音琵琶的形状,南音琵琶表演是横抱的姿势。”南音青年演奏家沈艺捷告诉记者。泉州南音起源于唐朝,形成于宋代,素有“唐宋遗风”之称。表演时需要五种乐器互相配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拍板,还有二弦和三弦,前三样是主要乐器,后两样是辅导乐器,演奏时采用横抱姿势。唐代建造的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都是如此表现。“横抱琵琶用拨片来弹奏,弹出来的声音比较委婉、缠绵。”沈艺捷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泉州传统文化尝试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破圈”,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热播剧《梦华录》《长安十二时辰》等等都有南音的元素出现。沈艺捷说,如何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南音、传承南音,他们都一直在尝试。去年他就在河南卫视和流行音乐歌手刘惜君合作《望春风》,“国风、民乐、流行音乐三者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里,再加上现代的舞美和乐队组合,从现场感受来看,是一种非常棒的创新方式。”在他看来,南音的创新,首先得要有扎实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保留它独有的律学,“就是说不能破坏它的美学,除此之外,任何的方式我们都会去尝试。”

电视剧《梦华录》中女主在演示点茶茶艺

《梦华录》中点茶工具

茶百戏

《梦华录》中宋代果子

文化生活——

宋代泉州点茶风气盛行

《梦华录》中,茶馆茶艺是重点刻画的内容。

“中国饮茶方式常讲:唐煮、宋点、明清泡。千年前宋代点茶被称为中华茶道之巅峰。作为产茶大省的两宋福建,点茶之风盛行于士大夫和老百姓家中,更是有着‘前丁后蔡’的俗语,这个俗语证明,宋代的泉州,点茶之风是非常盛行的,看电视剧,就能想象古时泉州人的茶生活。”泉州人蔡晶晶是镇江非遗宋代点茶传承人宋联可的记名弟子,在晋江安海开了一家点茶工作室,闲暇时光,最喜欢的就是邀请朋友来工作室点茶,时不时也会和同好之人进行斗茶。

蔡晶晶和女儿的亲子时间就是她们的斗茶时间

点茶的原材料形状是茶饼,由茶饼研磨成茶膏,通过有节奏地注水、茶筅击拂,制作成有白色泡沫的茶汤。剧中提到的“龙凤团茶”、青凤髓都是制作茶膏的高端茶饼。“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产于福建建安。“前丁后蔡”讲的就是北宋初期,宋太宗派当时的福建漕运使丁谓,监督制造皇家专用的茶,因压制团茶的模具上雕有龙凤图案,故名“龙凤团茶”。到后来,宋仁宗时期,蔡襄创制了品质更高的小龙团茶。而青凤髓是一种名贵的绿茶饼,也产于建安。苏轼在《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中提道:“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凤髓茶、龙团茶、兔毫盏经常被一起提到,可见当时泉州的茶风尚。”

“清水化丹青”,首集约第11分钟,赵盼儿就秀了一手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弹幕都说“这是最早的咖啡拉花”。茶百戏始于唐,盛于宋,到近代后,几经失传。

“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不同于咖啡拉花等采用不同颜色叠加的方法。”蔡晶晶说,“泉州点茶之风这几年也挺流行的,但还没形成一定规模,希望借电视剧能多向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除了茶艺文化,《梦华录》里孙三娘被设定为会做菜、做果子的女厨子,据说电视剧找来的顾问就是《宋宴》的作者。而《宋宴》里三分之一的菜都来源于泉州人林洪的美食食谱《山家清供》。可以说,看《梦华录》,看的既是一部具有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电视剧,对于泉州观众来说,它又有了更多维度的发展和延续,可以让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体会到古老文化,以及对本地文化的自信。”泉州网友晓星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zz/17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