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0.html你喜欢敦煌吗?敦煌藏经洞唐代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这样描述敦煌的匠人们:“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在读者书店第二届敦煌文化节的讲座里,我们听到过、看到过太多那些关于敦煌壁画的画师们的故事。千年之前,这些匠人们用他们的丹青妙手,在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一幅幅画尽三千浮生的旷世之作。而今天,有一位小姑娘,也在莫高窟里拿起了她的画笔。爸爸很珍惜清晨阳光照在壁画上的时刻,会尽量多地在勾勒好的图案上,对照原画,细细上色。爸爸最近在临摹一幅盛唐时期的壁画,壁画已有多处脱落,色彩斑驳,线条模糊,岁月使这幅盛唐杰作黯然失色,爸爸说他要想办法复原这幅画。洞窟后壁的壁画终年见不到阳光,有些洞窟的中央有塔柱,正好把阳光挡住,导致周围的壁画也不容易看清。除了爸爸作画时偶尔发出的声响外,洞窟里安静极了。在欣洁看来,爸爸的工作实在枯燥乏味,他每天不停地勾勒、修改、放稿、印稿、描稿、上色,最后再描一道定稿线描,这是临摹一幅壁画的基本工序。有时,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临摹得更加准确,爸爸会站在梯子上,提着煤油灯,拿着放大镜仔细地看。欣洁看到后,就说:“爸爸,我来帮你提灯。”夜深了,小悦安然入睡了,爸爸也轻轻地打着呼噜。欣洁睡不着。她点亮煤油灯,心里想着那幅画。微弱的光在房间里晃动着。迷迷糊糊中,欣洁睡着了。欣洁又一次梦见了妈妈,妈妈穿着衣带飘飘的长裙,拉着她在大泉河边奔跑着。她们都开心地笑着,大泉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忽然,妈妈拉着她走到莫高窟下面。欣洁心里纳闷儿:“妈妈怎么会来莫高窟呢?”进了洞窟,欣洁跑过去,洞窟里色彩绚丽。忽然,妈妈飞了起来,欣洁跑过去,她也想凌空飞起,可她怎么努力也飞不起来。“洁儿,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妈妈飞远了,她的声音回荡在欣洁耳畔。《敦煌小画师》以20世纪40年代的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艺术研究所创立初期为背景,讲述了小主人公欣洁,一个11岁的小女孩,跟随父亲来到敦煌莫高窟工作生活。欣洁从最开始不理解父亲的工作、不习惯莫高窟的生活、不适应敦煌的气候,到逐渐开始跟随众多的敦煌保护者学习临摹敦煌壁画,了解敦煌文物的宝贵价值,最后成为了一位热爱敦煌艺术的敦煌文物保护者的故事。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长篇儿童文学。《敦煌小画师》展现了早期老一辈敦煌莫高窟守护者们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筚路蓝缕、坚守理想和信念、传承弘扬敦煌艺术、为保护敦煌默默付出、推动敦煌学成为当今一门国际性显学的不凡历程。弘扬了这群致力于传承、发扬敦煌文化的艺术家和研究者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在谈及《敦煌小画师》创作初衷时,赵剑云这样说:
“在古代,许多无名的画师,因为信仰,历尽艰难险阻,来到敦煌,留在敦煌,为我们留下一个璀璨的敦煌,这些未曾载入史册的画师,将心血倾注在炫彩的壁画和雕塑上,对他们,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仰。是他们创作的伟大艺术,后来吸引了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第一代守护者,他们扎根大漠,以艺术家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
怀着对于敦煌无比虔诚的心情,赵剑云曾数次探访敦煌,只为尽可能还原敦煌学人的精神风貌,历经四年终著成《敦煌小画师》。这本书是赵剑云对敦煌莫高窟的致敬,是对古代无名画师们的致敬,也是对于第一代敦煌守护者们的致敬。赵剑云认为,每个孩子像欣洁一样,需要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好的父母、老师、朋友,以及像《敦煌小画师》中的“所长”那样执着于艺术追求的“引路人”开启心智,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她希望小读者们能从《敦煌小画师》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本书,有一天能去看看那里的千年历史,去感受一扇扇窟门背后的绚烂无声,去了解那段岁月,那些人,那些事,去了解那里无数人的勇气、信仰、坚守,让敦煌亲近每一个人、引领每一个人。一段守望初心、守护莫高窟的无悔岁月一个大漠逐梦、苦乐为歌的动人故事一部真诚讲述、传递力量的温情作品《敦煌小画师》
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宣部年“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
作者:赵剑云出版时间:年9月出版单位: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作者简介
赵剑云,作家,文学编辑,著有长篇小说《阳光飘香》《星辰之间》《月河湾的安安》《星星河》《风居住的地方》《多多的幸福花园》《米路的海》《精灵树阿不》等;短篇小说集《太阳真幸福》《不会在意》《借你的耳朵用一用》《浮生如寄》《若没有你》等。
作品曾获首届"海峡·冰心杯"中华在校生长篇小说大赛大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三届都市小说双年奖,第四届《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
福利赠书
转发本推文到朋友圈,并写下“你和敦煌的故事”
截图发送到“读者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