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8860371.html
《传承的力量》中秋篇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精彩回顾
金华历来为文化礼仪之邦,素有“小邹鲁”之称。文化兴盛、崇文重教的礼仪风气孕育出文人宋濂、诗人艾青、史学家吴晗、曲艺家李渔等文化名人。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景区入口处的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经过60年的积淀,以地缘文化为根基,顺应时代发展,打造以“信义精神”为核心的双龙校园文化,围绕立德树人,依托专业优势创新发展,对职业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不断进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了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金华剪纸和婺州窑技艺,创立了詹东明剪纸大师工作室,将课堂教学与培养传承人的形式有机结合,依托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将剪刻纸艺术教学、研究、传承融于一体。师生共同创作了系列剪纸衍生品,如剪纸邮集、3D剪纸感应灯、团扇、书签、日历等。剪纸作品《十里桃花》在“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学校引进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婺州窑传承人顾童大师的陶艺工作室,并成功申报了金华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传承中华传统陶瓷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创作出《婺窑瓷印---铭记一辈子》等陶瓷作品。
《敦煌韵律操》以敦煌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将敦煌壁画等经典艺术与剪纸技艺相结合,又将剪纸元素融入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中,改变传统的课间操形式,独创了《敦煌韵律课间操》。由敦煌石窟的壁画到一张张鲜活的剪纸画,再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队形。从个体角度到群像角度,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信心,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当代社会特有的朝气延续下来。创新性的非遗文化,乘着东风注入校园文化,既为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益的尝试,更为当地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