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近几年来,露营旅游成为备受热捧的“网红”旅游方式之一,这也让户外装备火出圈。帐篷、天幕、折叠桌椅……只是时下的露营装备早已不再仅仅只是装备而已,已衍生为露营一族追求诗和远方的“潮物”。
日前,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设计团队尝试用多维角度提炼敦煌艺术的美学精髓,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将敦煌元素融入户外产品之中,在传播壁画中的敦煌之美和精神宝藏的同时,也希望将敦煌神秘又充满智慧的力量,化为无数户外探索者心中的向往。
1】
此次敦煌博物馆联合某户外品牌,以“大千世界煌者征程”为主题,发布了10余款敦煌风户外装备。
近年来,敦煌博物馆在文创设计研发中,曾多次采用敦煌飞天作为创意灵感,此次针对户外装备的设计研发,也格外突出了飞天形象的运用。
敦煌飞天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可以说这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经十朝,历千年。在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变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历史,使得不同时代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变化,是敦煌飞天不变的主题。自东汉末年起,西域飞天的造型就与道教羽人和中原飞仙融合为一,并相较之前,更为强调其音乐性和舞蹈性。辽金时期的飞天玉雕多为男相。自隋代起,飞天被描绘成妩媚娟秀的少女或贵妇,女性特征明显,且随着社会的开放,形成了袒胸露背、赤足、丰腴健美的形象。到了唐代,飞天趋于飘逸仙女状,姿态舒展。可以说,敦煌的飞天总是随着地域和时代风尚不断改变。而如今,我们希望赋予飞天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感性、冲突与力量。”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设计团队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此次户外折叠椅和户外三角旗应用的“飞天”形象——将飞天柔美形态与朋克重金属风格相融合,对飞天形象进行再创造,让形态很难实际应用的飞天形象与现代生活相融,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极具个性的全新风格,这是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设计团队近年来研发的多款系列文创之一。此“飞天”形象寓意扶摇而上,一飞冲天,因其别具一格、充满现代感而备受年轻人喜欢。
2】
敦煌风户外装备中另一个系列的户外帐篷,整体颜色采用了具有西域风格的流沙金,腰部则印有繁复华丽,赋予敦煌异域风的纹样。纹样线条优雅,行云流水,似可感触到创意者于笔触运转间倾注其间的丰富情感。
敦煌纹样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装饰于建筑、塑像与壁画,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立形态。可以说,没有图案装饰,壁画就不完整,塑像也不算完成,因此,敦煌纹样成为整个石窟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敦煌纹样同整个石窟艺术一样,都是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思想内涵的产物。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历经千年,在四百多个石窟里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图案彩绘,这些都是古代无数匠师们的妙手神笔、聪明智慧的结晶。所以,在很多人心中,敦煌不仅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美,这种美不仅有生命,且极具辨识度,它正是由无数敦煌纹样所构成。
此次户外帐篷引用了敦煌石窟第窟的“三兔共耳”图案。“三兔共耳”图源自壁画三兔藻井,藻井中八瓣大莲花悬空,四周飞天姿态各异,莲花中心的三只兔子追逐奔跑,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象征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说到这些别具一格的敦煌纹样,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设计团队工作人员表示:“在过去千年的艺术长河中,敦煌纹样图案曾吸引着无数人入窟膜拜,如今,我们更希望这些纹样艺术走出石窟,吸引更多的人,去美化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此次将壁画纹样经过抽象、异化,创作出了既传统又时尚,符合这款户外装备的纹样形象,希望户外一族爱上敦煌。”
3】
团花纹样是中国传统图案,而在敦煌石窟中,团花图案经过历代演变,样式繁多。而在当代,敦煌团花纹样大多用于传统织物、手工艺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敦煌团花纹样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缘何如此喜爱团花图案?
正是由于团花图案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敦煌团花纹样历经千年发展,演变出多种形式,它充满了“和谐”“团圆”之意,具有哲学涵义。
而此次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设计团队,从敦煌壁画中提炼出盛唐团花图案的精髓,应用于户外装备设计,无疑是对敦煌团花图案的一次再创作。木纹折叠椅、羊毛披毯……显得极具敦煌味道。
无论是飞天,抑或是三兔共耳、团花纹样,层叠有致间勾勒出的独特敦煌之美都令人赞叹不已。公元年,从敦煌第一个洞窟开凿开始,历经千年,敦煌之美始终与人们的梦与信仰相伴……
金字塔帐篷、菱形天幕、折叠蛋卷桌、木纹折叠椅、羊毛披毯、宽轮小推车……如今,敦煌博物馆紧跟户外露营国潮新时尚,将敦煌之美与现代户外装备融合,使得一款款户外产品变得“很敦煌”,也让户外露营恍若置身大漠——黄沙、红柳、胡杨、驼铃,立现眼前,这或许就是属于当代的敦煌文化潮流。
文·图
奔流新闻记者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