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好书敦煌舞乐

《敦煌舞乐》为一部敦煌舞乐彩绘本。作者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金洵瑨一家三代敦煌人历经多年创作,将敦煌壁画中,引人注目的飞天和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形象用线描的形式加以整理归纳,展现从北凉到元代一千年间里不同阶段的乐舞形象和特色。

一、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部分

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的人物造型是面相椭圓,高鼻大眼,体型肥硕壮实,姿态健壮有力,色调质朴浑厚。西魏时期部分人物造型的特征是体态清廋,身材修长。北周时期的壁画艺术是对北朝前期的继承和发扬,使壁画内容更为丰富和写实。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是以印度、西城和中原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早期的敦煌佛教艺术特点。

二、隋代部分

隋代是一个只有三十七年历史的短命朝代,但在莫高窟却开凿了约七十个洞窟,可见隋代是一个弘扬佛教的兴盛时期在壁画制作上出现重染两颊、眉楞、鼻梁、下颚的染色法,又有了浅染五官四周,甚至纯白面颜的做法。与北凉、北朝时期的壁画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唐代部分

初唐敦煌佛教艺术是隋代的继续,随着中原文化的西传渗透,壁画的题材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唐代在莫高窟凡有“经变”的壁画,几乎都有“舞乐”的内容……

四、五代、西夏、元代部分

五代的艺术风格是晚唐的继续,但其艺术水平和绘画技法都不如唐代,没有了唐代壁画的色彩鲜丽和线条刚劲。西夏的艺术受汉、藏、回鹘、契丹、女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的莫高窟艺术基本承袭了前朝的绘画传统。由于明代的“封关”使奠高窟艺术发展史到此终结。

供稿:敦煌文艺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xs/14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