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16本书,才敢去敦煌

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英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英国;

法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法国。

中国人说......

敦煌研究院王院长的一句话:“如果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再能读懂我们祖先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我们就算留住了有形的石窟,也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莫高窟,文化如此灿烂深邃,怎样才能读懂呢?打开解读敦煌文化的钥匙在哪里?有没有进入敦煌语境的入门读物呢?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小野精选了16本书,囊括古今中外,请收藏!

多年前,乐僔和尚没有看到日月同现于天,却在三危山邂逅了佛光。他发愿开凿出第一座洞窟,自此,莫高窟经过千年营造,从寸草不生的土地中生长出来,成为万佛之国。

70多年前,常书鸿离开巴黎,发愿到敦煌寻找艺术的新路。在这座古老的丝路重镇、被遗忘的西北边城,他决定留下,主持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代“敦煌人”就此云集,辗转一生.......

敦煌的召唤

一切都源于一场相遇

你何时与敦煌相遇,从今天开始

1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PeterFrankopan以超出了我们传统的民族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观,以地中海、黑海地区到喜马拉雅山这段中东区域为核心,重新审视了人类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年的文化交流历史。

如果抛弃了现在的以欧美为中心地理格局,也放弃了大中华文化为世界的中心的格局后,这本书极大的开拓了眼界,让我们放弃掉狭隘的历史观。因此被小编选为想要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的第一本书。

2

《敦煌》

《敦煌》是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年荣获每日艺术大奖,令无数人拿着这本书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

井上靖笔下的《敦煌》,是一个关于藏经洞由来的传奇故事。宋国举人赵行德进京赶考,因瞌睡错过殿试,失魂落魄中救下一视生命如无物的刚烈西夏女子,得到一块绣有看不懂的西夏文的布片,因好奇震撼决意前往黄沙漫天、刀兵四起的沙州(敦煌)。自此,赵行德的人生与敦煌的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

九百多年后,围绕着那片土地的生死传奇、腥风血雨、爱恨情仇都已湮灭在时间中,惟有敦煌的石窟和黄沙一直默默地矗立着,见证世事变迁。而井上靖的《敦煌》一书,让再次我们看到敦煌的波澜壮阔的前世今生,也让我们明了敦煌何以成为敦煌。

年,《敦煌》一书被中日联合拍摄成电影,并荣获年第12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西田敏行)。

影片观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xs/14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