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近酒曾被大量修改1900年,敦

苗凤凰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bdfmall.com/

你敢相信,你背了这么多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作者并非李白吗?古风《将进酒》是李白所有的诗作中,最为励志的一首长诗。

这首诗风格豪迈,洒脱出尘。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展现了一代天才诗人,在人生逆旅之中的孤傲自信,与百折不回的强大精神意志。

有多少代的中国人,在人生中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吟诵这首诗来鼓励自己。不过大家却不知道,这句流传千年的励志名言,在年就被敦煌出土的“敦煌遗书”证实是宋人修改而成。

不仅如此,《将进酒》这首诗的标题也被修改过,因为它的原名叫做《惜罇空》。诗中的“将进酒,杯莫停”一句,也不是李白所写,而是由宋代的“无名氏”原创出来的。

一、“敦煌遗书”中的“《将进酒》”

《将进酒》目前有三个年代较早的手抄本,代号分别为P、S和P。这三个版本的手抄本,都是出自于年在敦煌石窟里面出土的古籍“敦煌遗书”。

其中,P和S这两个手抄本,现在分别储藏于法国和英国的博物馆中,只有P这个手抄本现存于中国。

P这个版本是在年,由民国著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从“敦煌遗书”的“照片影印”本抄出来的,标题为“唐人选唐诗”,诗名为《惜罇空》。

同时,在这三个手抄本里面,都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在P和S这两个版本中只有“天生吾桐有俊才”,而在P这个版本中则是“天生吾徒有俊才”。

P和S这两个版本,极有可能是由唐代文化素养不高的僧人或者工匠手抄的。其中一个版本连“黄河”的“河”字,都还抄掉了。

基于这种情况,所以国内现存的P版本中的“天生吾徒有俊才”,不排除是罗振玉根据“吾桐”的谐音,再参考古籍进行的“修正”,亦非原版。

年代仅次于三个敦煌手抄本的《将进酒》,出自《河岳英灵集》,乃是宋人殷璠的作品。在这本诗集中,“第一次”出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句子,诗文内容基本和如今的通行本一致。

除了“天生吾徒有俊才”一句之外,敦煌抄本与当今通行版不一样的地方,还有“高堂明镜悲白发”一句。在三个敦煌手抄本里面,这句都是“床头明镜悲白发”。

如今通行版中的“请君为我倾耳听”一句,P和S这两个版本写作“愿君为我倾”;P版本和《河岳英灵集》都写作“请君为我倾”。

在P和S这两个版本中,“岑夫子、丹丘生”后面,写的是“请君歌一曲”。P版本和《河岳英灵集》这两个版本,写的是“与君歌一曲”。

另外,在以上提到的这四个版本里面,在“岑夫子、丹丘生”一句的后面,都没有通行版本中的那句“将进酒,杯莫停”。

所以怀疑“将进酒,杯莫停”这个句子,是宋代人修改标题以后加进去的句子。或者是因为加了这个句子,又做了别的改动,于是就借机改写了标题。

二、《惜罇空》与《将进酒》的异同

年出土的三个敦煌手抄本,与宋人的《河岳英灵集》版本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我们引用P版本,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敦煌抄本和如今通行本的异同。

先来看一看P版本的《惜罇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排除“朝下青云”、“朝如青云”、“高堂明镜”、“床头明镜”这些细微的不同之外,敦煌抄本与现在的通行版本,最大的区别还有以下三处。

其一、“天生吾徒有俊才”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思相反;

其二、“古来圣贤皆死尽”与“古来圣贤皆寂寞”情绪不同;

其三、“岑夫子,丹丘生”后面,通行本多了一句“将进酒,杯莫停”。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这些句子,是后来修改过的句子呢?有没有可能通行本才是原版,而敦煌抄本才是修改过的呢?

有学者在论证《将进酒》原题《惜罇空》的时候提到,“古来圣贤皆死尽”一句与前文中“天生吾徒有俊才”要表达的“自暴自弃”的情绪,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这首诗创作于天宝二年(公元年),李白被朝廷“赐金放还”以后。当年他赴京之时,意气风发,曾作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结果不到二年的时间,李白就被赶出来,这使他感到非常地挫败。恰好他的道友元丹丘,请他到嵩山去做客。同时出席的还有一名叫岑勋的客人,他是李白的“粉丝”。

在座的三个人当中,李白和元丹丘都是属于失意之人。李白和元丹丘在开元十八年(公元年)的前后就认识了。

后来,他们都是通过玉真公主的介绍进了京。元丹丘去了西京大昭观,在里面当了一个什么威仪,而李白则是进京当了翰林。

天宝二年(公元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天宝三年(公元年),元丹丘离开了西京大昭观,重新回到嵩山隐居。可见,元丹丘在西京大昭观混得也不如意。

于是,他们一开始就打算借酒浇愁。可是没想到宴席上,酒喝着喝着就没有了。本来兴致正浓的李白觉得很惋惜,于是就写了这首诗,所以这首诗的名字叫《惜罇空》是非常贴切的。

由于李白当时是带着激愤的情绪的,所以他在诗中的诗句显得非常颓废,甚至带着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所以这个时候,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空有一身才华,却毫无用处,还不如痛饮狂歌来度过余生呢。不信你看,古代的那些圣贤们,最后还不是都死了吗?

主人,你不要怕喝酒花钱,钱这种东西花光了以后,还可以再攒嘛!没钱买酒了,你就把你家里那什么五花宝马,貂皮大衣,统统拿去当了,然后不就有钱买酒了吗!

我们现在看李白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慷他人之慨”,自己肯定不会肉痛。由此看来,敦煌抄本中这首诗从思想情感到标题,都是和《惜罇空》很契合的。

另外,还有人用古风诗押韵的规律来证明,“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也是修改后的结果。因为它在诗歌的“押韵”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虽然《将进酒》这首诗是古风诗,但是事实上它也讲押韵。这种诗歌中间会出现“转韵”的情况,但是“转韵”开始的第一句,必须是入韵的。

《将进酒》的第一、二句是押“十灰韵”,第三、四句押仄声“六月、九屑”韵,第五、六句如果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话,恰好是转回了“十灰韵”。

但是,如果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的话,那么这个“用”字变成了“二宋韵”。在转韵上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稍显有些不自然。

不过《平水韵》是宋朝的时候才成形的,唐人未必按这个来写诗。唐代古风诗歌在押韵上比较自由。并且唐人音韵和宋人不一样,这也是宋朝大量修订唐代及以前古诗的重要原因。

很有可能就是,宋朝人发现李白的这首诗,在当时读着已经不押韵了,所以他们才会在“岑夫子,丹丘生”的后面,加了一句“将进酒,杯莫停”。

同时,又因为宋朝的那些修订者,觉得李白的原诗显得太过颓废了,不够积极向上,然后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宋代文人之手,才改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通行版本的模样。

结语

其实,包括李白、王维在内的众多古代诗人的作品,在传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字词上的“出入”。这些“出入”的变化,有一些是无心的,有一些则是宋代以后的文人“故意”为之。

中国古代的文人向来把前代文学家、思想家的著作当成集体遗产,他们特没有现代人泾渭分明的“版权意识”。因为他们只想把那些作品改得更好,再留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

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李白的诗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唐人李白的作品;另外一部分,既是唐人李白的作品,又是唐代以后,历代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nhuangshizx.com/dhsxw/17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